您是不是觉得,现在做网络推广就跟在北京早高峰挤地铁似的?前两年还火热的SEO,咋朋友圈里突然没人提了?今儿咱就唠明白——SEO推广这行当,到底凉没凉透?
一、SEO究竟是啥玩意儿?
简单说就是让你家网站在搜索结果里往前蹭。本质上是跟搜索引擎搞关系,让平台觉得你的内容够靠谱。去年海淀有家少儿编程机构,把官网优化后,咨询量三个月翻了四倍。
这里得纠正个常见误解:有人觉得SEO就是堆关键词。其实网民体验才算是核心(学界共识显示,停留时长超过90秒的页面排名普遍靠前)。好比相亲,你光说自己多优秀没用,得让对方愿意坐下来唠。
二、现在入行还能挣着钱吗?
先看组数据:2023年公司网络营销预算中,SEO支出占比反而从12%涨到18%。为啥?因为在大数据洪流中,精准流量更金贵了。通州做工业胶水的张老板跟我说:"投竞价广告就像打车,SEO则是买月票,长期看还是后者划算。"
但要留意!现在纯做关键词排名的公司确实在减少。文章优化+技术运维的复合型服务才算是新趋势。就像你买手机,光能打电话不行,还得会拍照刷视频。
三、小白怎么避开那些坑?
-
承诺"三天上首页"的别信
正经优化至少要3个月见效。去年有家公司吹牛说能快速排名,结果把顾客网站搞进沙盒期,整整半年搜不到。 -
看案例别光看行业
重点看对方在算法更新时的应对策略。例如2021年6月百度飓风算法调整,能活下来的才算是真本事。 -
合同必须写清KPI
别签那种"保证收录1000篇"的虚指标。要盯实际转化,例如"每月自然搜索访问量≥5000次"。
四、不做SEO会怎样?
举一个真实例子:朝阳有家婚庆公司,2019年停掉SEO专投信息流。结果呢?获客成本从80元/人暴涨到300元,去年又灰溜溜重启优化。这就好比把自来水管关了改买桶装水,短期解渴行,长期谁受得了?
不过话说回来,SEO也不是万能药。实践中发现,工业设备、法律服务这些决策周期长的行业更适合,快消品反倒该侧重信息流。这一个选择——或许说更精确些——这一个策略,得看商品特性。
五、未来的机会藏在哪?
笔者观察到一个有意思的现象:短视频平台搜索量年增长270%,但做视频SEO的公司还不到10%。这说明啥?多平台文章优化将是下一个蓝海。就像十年前没人做移动端优化,现在这波红利又来了。
有个营销心得得分享:做SEO就像种树,得先扎根才可以结果。那些急着摘果子的,最后只能买到塑料盆栽。真正持久的流量,都是成年累月养出来的。
最后说点实在的。入行五年,见过太多人来来去去。能留下的都是肯钻研技术、懂商业逻辑的主儿。SEO这行当啊,死不了,但会换一个活法。就像当年的BB机维修师傅,转行做智能设备维护,照样吃香喝辣。关键看你能不能跟上变化,把搜索引擎当朋友处,而非当工具使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