你刷手机时见过三星的"幽灵广告"吗?
上个月有个怪事,好多人刷短视频突然看到悬浮的Galaxy手机,点进去却显示"商品未发布"。这种吊胃口的玩法,让Z Fold6未发先火,预售量比前代暴涨180%。今天咱们就掰开揉碎,看一看三星这套网络营销组合拳到底藏着什么门道。
第一招:把发布会变成连续剧
三星早就不玩正经发布会了,去年S23系列整了个花活:
- 提前两周放出手机轮廓图搞"全民猜机"
- 在纽约地铁站藏AR彩蛋,扫码可以看到虚拟商品
- 发布会当天搞了个元宇宙直播,受众能360度看商品细节
这波操作让话题热度维持28天,比传统发布会多赚了3亿次曝光。记住咯,现在做新品发布得像追剧,天天有更新才不会过气。
第二招:让消费者当自来水
你肯定见过朋友圈晒手机拍摄大赛的,三星把这招玩出花了:
- 在INS发起#Nightography挑战,用夜景模式拍猫狗
- 给点赞过千的作品送定制手机壳
- 把获奖照片做成地铁广告,标注网民ID
结果呢?网民生成内容暴涨300%,相当于白嫖了2.3亿广告服务费。这年头,让消费者觉得被重视比砸钱管用多了。
这时候你肯定要问:小品牌学得起吗?
问得好!其实三星早年也穷过。2009年推Wave手机时,他们让大学生带着样机去音乐节,只要有人借手机拍照就送饮料。这招零成本带来5000+真实使用场景照片,后来成了社交营销经典案例。没钱有没钱的玩法,关键要找到痒点。
第三招:数据捕手养成记
三星有个"数字作战室",能实时监控全球50个社交平台的数据。去年抓到一个有趣现象:TikTok上折叠屏相关的播放量周增400%。他们马上调整策略:
- 赞助手机壳DIY博主
- 在折叠屏展开动画里埋品牌水印
- 发起#FlexYourLife挑战赛
三个月后,折叠屏在00后群体中的认知度从17%飙到63%。数据不是用来存档的,得变成行动指南。
隐藏玩法:跨界造浪
最近三星和《原神》搞的联名让我直呼内行:
- 定制游戏角色皮肤要用三星手机解锁
- 买手机送限量版游戏道具
- 在游戏地图里藏三星体验店彩蛋
这波操作让游戏圈和科技圈流量对冲,年轻男性网民占比直接拉高22个百分点。跨界不是拉郎配,要找到共同的情绪价值。
本人观点时间
干了十年营销,发现三星最牛的不是技术,而是永远比市场快半步的嗅觉。记得当年Note系列出触控笔,多少人嘲笑"手机带笔多此一举",结果人家靠这一个差异点吃了十年红利。现在看着他们搞AI影像助手、AR购物导航,我敢说这些现在看起来花哨的功能,五年后绝对成标配。做营销啊,有些时候就得像三星这样,敢当敢吃第一批草莓的人疯子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