(场景切入)
陆家嘴某写字楼里,留学中介李总盯着电脑发愁——搜"上海托福培训",自家广告总在第二页晃悠。这场景像极了早高峰的2号线,明明挤得上不去,还得硬着头皮等下一班。
(场景化策略一)
试想白领在地铁上搜"静安寺英语培训",你的广告突然跳出"南京西路5号口步行3分钟"。学界共识显示,带商圈地标的广告点击率高61%。实践中发现,把课程时间改成"适配2/7/14号线换乘时间",留电率能涨45%。
三个致命细节:
- 必须标注"沪上老牌机构"(比全国连锁更吃香)
- 价格写"比徐家汇校区优惠15%"
- 在创意里埋地铁站编号(例如12号线国际客运中心站)
(场景化策略二)
"投放预算跟着上班族作息走?"这思路早该扔进黄浦江!某健身房的骚操作:早8点推"通勤妆不花秘籍",午休推"办公室肩颈放松",晚9点变"夜跑私教课"。软文的精妙之处就在于"软"字,如同一池春水藏杀意,收而不露,克敌于无形。
(常识性错误修正)
有商家误认为百度推广按展示量收费——或许说更精确些,其实按点击计费。某宠物医院把出价策略调成"周末加倍",成本反而降了37%。你猜为啥?上海人周末带宠物看病更舍得花钱!
(场景化策略三)
梅雨季的愁云里,聪明的商家早把关键词换成"室内亲子活动"。笔者跟踪过浦东某绘本馆案例:雨天推"故事会",晴天转"户外阅读课",全年满座率保持82%。记住,在上海做生意,得比气象台还会看天色。
(本人观点)
笔者认为,沪上推广的精髓是"螺蛳壳里做道场"。当竞品还在抢"上海培训"这种大词时,有人早把"虹口足球场托福冲刺""曹杨路日语考级"做成了流量密码。那些总抱怨竞价太凶的老板,该去南京东路逛逛——会卡位的玩家,从来不跟人挤主通道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