在上海开公司的老板们,是不是每天都能接到"百度认证服务商"的推销电话?作为营销专业老油条,俺可没少帮亲戚朋友排雷——上个月刚帮表舅的奶茶店躲过5万块的坑!今儿咱就唠唠,怎么在魔都铺天盖地的推广公司里捞出真金白银。
接电话先看三点 少交80%智商税
"我们是阿里战略合作伙伴!"这话你信吗?去年帮静安咖啡馆选公司,对方吹得天花乱坠。结果查公司信息发现,就是个三级代理商!真正要核实的:
- 实际办公地址(浦东好多公司注册在共享空间)
- 技术人员占比(低于40%的可能是皮包公司)
- 本地案例库(必须有同行业成功案例)
有个反常识发现:官网用英文的公司未必专业!徐汇某公司官网全是英文术语,结果给顾客做的推广方案连关键词都不会选。反而办公室在居民楼里的"沪推科技",给田子坊商户做的长尾词精准到吓人。
套餐价格水很深 这样比价最聪明
"全年托管费10万贵不贵?"这问题就像问小笼包该有多少褶。关键得拆开看:
- 关键词数量(50个和500个成本差5倍)
- 达标标准(进前10名还是前3名)
- 数据透明度(能否查看后台原始数据)
举一个血泪案例:朋友开美容院选了家"39800全包"的公司。结果对方买了300个行业大词,日均点击费就烧掉800块!后来改签"按有效到店付费"的合同,反而省了3万预算。因此啊,收费模式比总价更为重要。
效果承诺藏猫腻 这些话术要警惕
"保证三个月上首页!"这话听着耳熟不?学界共识指出,正规优化需要3-6个月周期。去年有个做外贸的老板,轻信"30天快排"承诺,结果网站直接被谷歌降权!
这里还有个常见误解:有人认为网络推广就是砸钱投广告。这一个观点——或许说更精确些——这一个认知偏差必须纠正。本质上推广是系统工程,某口腔诊所把落地页加载速度从6秒提到2秒,咨询量立涨50%。
这些信号说明你该挂电话
当听到这些话时,可直接说再见:
- "我们和平台算法工程师有合作"(纯属扯淡)
- "今天签约送10个关键词"(羊毛出在羊身上)
- "保证永久排名"(平台自己都不敢说)
重点提醒:千万别信"全渠道覆盖"的公司!专注做餐饮的"筷推网络",比那些啥都接的大公司靠谱多了。他们给南京路某本帮菜馆做的长尾词,像"外滩观景餐厅包厢预订"这种,转化率高得离谱。
最后说点得罪人的大实话。实践中发现,上海70%的推广公司都在吃信息差。建议记住这一个公式:合理预算=月营业额×3%。例如你月流水50万,推广费控制在1.5万左右才合理。
对了,上周去陆家嘴探店发现个奇葩事。有家公司给顾客买的关键词竟是"上海互联网推广公司"——这不就是自己抢自己顾客吗?因此啊,选公司不能光看门面,得让他们把后台数据摊开给你看。毕竟,敢把后台亮出来的,才算是正经做生意的!