最近有没有发现,连楼下卖煎饼的大妈都开始搞直播了?朋友圈广告越来越像你肚子里的蛔虫,刚想买泳衣就刷到三亚酒店促销。这互联网推广啊,早就不是当年那个只会弹小广告的愣头青了。
现在推广都玩这么野了?
上个月参加同学会,做卫浴的老王说他家抖音号靠拍"马桶测评"火了,你敢信?他们找了八个网红坐在不一样马桶上吃火锅,美其名曰"沉浸式体验"。结果当月线上咨询量暴涨300%,气得竞争对手举报他们搞行为艺术。现在做推广就得敢想敢造,记住这三个狠招:
- 把商品说明书拍成连续剧(例如"空调清洗师的暗战")
- 在奇葩场景展示核心功能(车载香薰去养猪场除臭)
- 让消费者变成编剧(征集商品段子送年费会员)
未来五年推广会变成啥样?
我认识个做AR眼镜的团队,他们正在测试"气味营销"。你在刷美食视频时,手机可以散发对应食物的香气——这可不是科幻!等到脑机接口普及了,可能连做梦都能植入广告。不过别慌,记住三个保命锦囊:
- 把广告做成通关秘籍(例如"跳过广告得复活币")
- 让推广内容有二次利用价值(广告图能当手机壁纸)
- 网民留意力按秒计费(前3秒免费看,第4秒开始收钱)
小白现在入局还能吃肉吗?
去年帮表弟的渔具店做抖音,发现个骚操作:专门拍钓鱼佬的翻车现场。有次大叔钓到破皮鞋的视频突然爆火,评论区都在@朋友来嘲笑,结果店铺搜索量直接炸了。记住新流量密码:
- 比商品更加好卖的是情绪(焦虑、爽感、优越感三选一)
- 把客服号当真人秀经营(朋友圈晒打包日常)
- 在投诉里找创意(把差评做成搞笑周边)
数据会说话
某美妆品牌做过AB测试:
传播方式 | 点击率 | 转化成本 |
---|---|---|
传统商品海报 | 1.2% | 58元 |
素人翻车实录 | 6.7% | 19元 |
专家打假测评 | 3.4% | 37元 |
看见没?网民就爱看别人出糗,这比明星代言管用多了! |
个人暴论时间
我觉得未来最值钱的推广人才,肯定是那些会编段子的数据疯子。就像我家楼下菜鸟驿站的妹子,能把取件通知写成悬疑小说:"您那件藏着秘密的包裹正在货架C区13格发抖..." 这年头啊,不会讲故事的数据分析师,迟早要被AI取代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