你刷到过那种让人立马想下单的短视频吗?就上周,我家楼下水果店老板老李,拍了个"挑西瓜绝招"的15秒视频,愣是把滞销的麒麟瓜卖脱销了。这事儿让我突然开窍:营销根本不是砸钱打广告,而是找到撬动消费者欲望的那个支点。
▁▁▁▁▁▁▁▁▁▁▁▁▁▁▁▁▁▁▁▁▁▁▁▁▁▁▁▁▁
传统派VS新势力
我二舅在县城开超市二十年,至今还觉得"喇叭循环播放促销信息"最管用。可他儿子在杭州搞直播带货,去年双十一单场卖了50万。这父子俩的battle正好说明:没有过时的推广方法,只有用不对场景的老板。
推广方法进化简史
→ 1990年代:报纸中缝广告(还记得那句"治疗秃头请拨...")
→ 2000年代:电视购物("只要998!"的咆哮式洗脑)
→ 2010年代:朋友圈裂变(帮砍一刀免费拿)
→ 2020年代:短视频挑战赛(全民参与造爆款)
▁▁▁▁▁▁▁▁▁▁▁▁▁▁▁▁▁▁▁▁▁▁▁▁▁▁▁▁▁
为什么别人的抖音视频能带货?
朋友老王的奶茶店去年参加了个"最丑包装设计"挑战赛,结果反向操作火了。重点来了:反常理的内容更加容易破圈,就跟当年"吃垮海底捞"攻略一个道理。
低成本见效快的3种野路子
① 找5个外卖小哥拍"配送路上的暖心故事"
② 把商品瑕疵做成趣味周边(例如印错logo的帆布包)
③ 绝招:在竞争对手的差评区做精准推荐
▁▁▁▁▁▁▁▁▁▁▁▁▁▁▁▁▁▁▁▁▁▁▁▁▁▁▁▁▁
地推真的土到掉渣了吗?
别笑!去年有个健身教练在CBD发传单,每张传单上手写不一样的健康建议,转化率居然达到12%。因此:老方法用新玩法,照样能出奇效。
地推升级版玩法
扫码关注送定制表情包(比送纸巾有意思多了)
在传单上印"到店暗号"换隐藏福利
心机操作:地推人员打扮成目标消费者理想形象
▁▁▁▁▁▁▁▁▁▁▁▁▁▁▁▁▁▁▁▁▁▁▁▁▁▁▁▁▁
私域流量怎么玩才不招人烦?
见过最牛的案例是美甲店老板的朋友圈运营:每天发客人的手部特写,配文却是"今日运势解读"。这种软性种草,比直接推销高明十倍。
私域运营三不要
→ 别天天发促销信息(会被当 spam 屏蔽)
→ 别使用机器人群发(真人互动才有温度)
→ 重点提醒:朋友圈内容70%生活+30%广告
▁▁▁▁▁▁▁▁▁▁▁▁▁▁▁▁▁▁▁▁▁▁▁▁▁▁▁▁▁
最近发现个有趣现象:社区菜鸟驿站的取件码纸条背面,开始出现周边商家的优惠码。这招看似老土,却比朋友圈广告更精准有效。所以啊,营销的本质不是追新潮,而是把对的讯息在对的场景递给对的人。下次你要做推广,先别急着学网红套路,搬个板凳坐在店门口观察三天客人,说不定就能找到属于你的独门秘籍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