为什么你投了百度又做抖音,营业额还是上不去?去年有个做智能锁的老板找我吐槽,说每年花200万做推广,转化率却不到0.3%。我给他做了份全案方案,三个月后业绩翻了三倍——今天就拆解这一个价值百万的营销逻辑。
01 全案营销不是大杂烩,而是交响乐
很多老板觉得全案营销=所有渠道都投钱,结果就像同时开十个灶头炒菜,哪个都烧糊。真正的全案应是:
1 市场部当指挥家(统一策略节奏)
2 销售部当首席小提琴(承接流量转化)
3 商品部当定音鼓(根据反馈快速迭代)
看这一个对比表就明白:
维度 | 传统营销 | 全案营销 |
---|---|---|
决策依据 | 老板直觉 | 网民行为热力图 |
渠道协同 | 各自为战 | 抖音引流+私域成交 |
效果评估 | 只看营业额 | 顾客终身价值测算 |
某母婴品牌用这套打法,把天猫新客引流到公司微信做育儿指导,复购率从19%飙到67%。
02 诊断比开药更为重要
上周帮餐饮连锁品牌做全案,先花了半个月做"CT检查":
- 扒了3000条大众点评差评(发现等餐时间长是致命伤)
- 潜伏竞品社群三个月(偷学会员日设置技巧)
- 在收银台装摄像头统计弃单率(居然有28%!)
最后给出的方案包含:
? 等位小游戏送菜品(减少12%客流失)
? 扫码预点餐系统(后厨效率提高40%)
? 会员日设置"隐藏挑战"(每月15号解锁新玩法)
结果?三个月扭亏为盈,关键是这些招数单个拆开都不稀奇,组合起来才见真章。
03 全案执行三大生死线
见过最惨的案例:某家具厂花80万做全案,结果落地时:
? 线上广告引流到未培训的门店
? 电商客服不懂安装政策
? 新品开发无视网民调研
现在我们的执行铁律是:
- 每月18号开三军会议(市场+销售+商品必须到场)
- 关键动作上区块链(防止部门间扯皮)
- 用游戏化任务系统(完成进度解锁奖金池)
某化妆品品牌用这招,新品上市周期从6个月压缩到78天,关键各部门KPI全部超额完成。
04 别被华丽方案忽悠了
很多全案公司喜欢堆砌专业术语,实际效果可能不如地推。教你三招识破花架子:
看是不是包含「负反馈机制」(允许试错调整)
查有没有「数据回流设计」(避免成黑箱操作)
问清楚「止损退出方案」(效果不佳时如何补救)
去年某健身器材品牌的全案合同里,我坚持加上「若ROI连续两月低于1:2自动终止条款」,结果真替他们省了200万冤枉钱!
全案营销不是一锤子买卖,上周去顾客公司回访,发现他们自己迭代出了新玩法——把线下体验店的体测数据同步到APP生成运动方案,这招让私域活跃度提高3倍。记住:好全案会自己长出腿跑,差的只会躺在PPT里发霉!