高质量原创文章缔造者。
以价格优,口碑好,品质佳制胜!

发布会冷场急出汗?五个场景教你精准捕获记者联系方式

创业公司CEO王涛盯着零曝光的新品发布会照片,突然刷到竞品登上36氪头条。他不知道的是,对方运营小妹早就摸透了科技记者收稿时间表——每周二下午三点到五点,是编辑们集体找选题的黄金窗口期。

?场景一:行业报告钓出大鱼
深圳某智能硬件团队做了个狠操作:把商品白皮书改成《2024可穿戴设备疼痛指数报告》,在末尾用小字标注"获取完整数据请联系..."。结果36%的记者在索取PDF时主动留下工作邮箱,比广撒网有效率提高8倍。

场景二:反向利用记者黑名单
杭州PR公司内部流传着特殊表格——记录哪些记者最讨厌接到电话。这些记者反而会在领英动态里更新选题方向,上海某母婴品牌靠这条潜规则,三个月内精准对接23位主编。

联系方式获取方式 成功率 适用场景
行业峰会换名片 12% 需长期关系维护
媒体邮箱盲投 3% 广撒网式传播
记者个人社交网络媒体 28% 热点事物追踪
文献资料置换 41% 专业领域对接

场景三:知乎高赞答案埋钩子
北京法律咨询公司有个绝招:在知乎"媒体报导失实如何维权"问题下,用真实案例写三千字干货,最后不经意提到"某经济记者帮忙推动司法进程"。这条回答吸引17位记者私信询问细节,其中5人成为固定信息源。

场景四:天眼查玩出花样
长沙电商老板老陈的秘技:用天眼查扒出竞品融资新闻的报导记者,顺着藤摸瓜找到其供职媒体所有成员的邮箱命名规律。发现大多数格式都是name@medinaname.com后,他给该媒体23个记者发了定制化邮件,打开率高达73%。

场景五:线下活动的茶歇心机
广州某食品厂副总参加行业峰会时,特意带了三盒样品礼盒。在茶歇区"不小心"打翻盒子后,主动分装小样给帮忙的记者们。这种制造接触场景的套路,让她当场加到了7位记者的微信。

?本人观点
去年参加某车企发布会,亲眼见到公关总监在媒体签到处偷拍记者证信息。其实大可不必——会后我故意留在座位整理资料,听到三位记者讨论选题方向时,自然加入对话:"您刚提到的充电桩乱象,我们物业正好在闹这事..." 最终用业主群的真实素材换到了两位记者的私人联系方式。记住:获取联系方式的核心不是技巧,而是提供对方需要的价值

赞(0) 打赏
以上所转载内容均来自于网络,不为其真实性负责,只为传播网络信息为目的,非商业用途,如有异议请及时联系btr2020@163.com,本人将予以删除。九九文章网 » 发布会冷场急出汗?五个场景教你精准捕获记者联系方式

觉得文章有用就打赏一下文章作者

非常感谢你的打赏,我们将继续给力更多优质内容,让我们一起创建更加美好的网络世界!

支付宝扫一扫打赏

微信扫一扫打赏