各位老板先别急着签合同!您知道吗?大连软件园有家公司去年换了3家宣传服务商,烧了80万预算还没见着水花。这事儿让我蹲在星海广场吹着海风琢磨了一宿——找网络推广外包,到底该怎么避坑?
///分割线///
第一问:外包公司真比自建团队划算?
学界共识显示,大连高新区67%的公司选择外包推广。为啥这么说?某海鲜加工厂自建团队月开销4.2万(工资+工具+培训),外包年费才28万。重点来了! 外包公司手握全网数据,例如抖音海鲜类目流量波动预警,这是自建团队根本拿不到的。某一种程度上,这就像租车和买车的区别,短期用肯定租划算。
///分割线///
第二问:服务商说的"全案运营"靠谱吗?
这里还有个认知误区得掰扯清楚。之前有观点认为全案就是打包服务——或许说更精确些——这一个概念被滥用了。实践中发现,某母婴品牌签的"全案"合同,本质上短视频运营和电商代播是分开收费的。您猜怎么着?合同附件整整28页附加条款,防不胜防啊!
///分割线///
第三问:大连本地服务商有啥优势?
咱举一个实在例子。开发区某机械制造公司找北京公司做推广,对方连"大船重工"的行业特性都没搞懂。后来换本地服务商,直接带团队住进工厂两周,拍出爆款视频《龙门吊上的爱情故事》。软文的精妙之处就在于"软"字,如同一池春水藏杀意,收而不露,克敌于无形。本地化洞察,这点外地公司真比不了。
///分割线///
选服务商的5条铁律
- 看案例别听吹牛:要求提供同行业最近3个月数据
- 查工具权限:是不是开通巨量云图/百度观星盘等高级账户
- 试服务再签约:要求先做两周试运营,效果达标再付费
- 盯住核心人员:合同写明总监级对接,防止拿新手练手
- 分阶段付款:按效果里程碑付款,尾款不低于30%
///分割线///
费用结构防坑指南
笔者曾帮亲戚审核过外包合同,发现三大猫腻:
- "舆情监控费"实际是百度指数会员成本(市场价3000/年,他们收2万)
- "创意策划费"包含的拍摄场地,其实是免费公园取景
- "数据报告费"用的竟是第三方模板,连公司logo都没加
后来硬是把28万预算砍到15万,关键要把每项服务拆开报价。
///分割线///
特殊行业怎么选?
大连特色产业得特殊对待。例如海商品推广,千万别找只会投信息流的公司。靠谱的做法是:
- 在快手搞渔船直播带货
- 对接船讯网做定向渔民推广
- 结合潮汐表做内容营销
某海参品牌靠这招,三个月抖音小店销售额从200单冲到1.2万单,您说这钱花得值不值?
///分割线///
实践中发现,很多老板犯了个致命错误——把推广外包当甩手掌柜。反观做得好的公司,每周都派人参与策划会。像开发区那家轴承公司,甚至让车间主任当短视频主角。所以啊,笔者认为外包就像请私教——钱要花,自己也得跟着练,否则再牛的教练也带不动躺平的学员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