你说现在朋友圈发广告还有人看?我表姐卖母婴用品,用三句话术让老顾客复购率涨了70%。今天咱就唠唠,怎么在朋友圈打广告不被屏蔽还能收钱,这可是门技术活。
先说一句扎心的:朋友圈推广≠复制粘贴
就像自拍要找角度,发圈得讲策略。隔壁王叔卖大闸蟹,把"膏肥黄满"改成"去年没抢到的今年手速要快",预售量直接破千。这波操作妙在哪?把卖点变成社交货币。
黄金三秒法则:怎么让人不划走
笔者潜伏了50个微商朋友圈,这三招开场白最抓人:
- 疑问式勾魂
"你知道为什么广东人吃蟹要配普洱?"(卖茶具的) - 数据式暴击
"实验证明用错砧板细菌超标20倍!"(卖抗菌木砧板的) - 场景式诱惑
"暴雨天窝在沙发追剧时最该吃什么?"(卖即食小龙虾的)
(有人说开头要放九宫格。这一个观点——或许说更精确些——这一个误区,好比用结婚照当微信头像。学界共识指出,单图+神文案才算是王道)
三大爆款句式模板
- 痛点反问法
"总说没时间做饭的,试过三分钟出餐的牛肉面吗?" - 限时特权体
"老粉专属福利:前20名下单送同款调料包" - 避坑指南式
"买乳胶枕记住这三码:看钢印、闻气味、压回弹"
(故意埋雷:有人觉得每天发十条才有效。其实周三、周五、周日晚8点发,效果比天天刷屏好三倍,信不信由你)
朋友圈潜规则手册
软文的精妙之处就在于"藏"字,把商品安利写成生活片段。某卖锅商家发:"闺蜜非要问我这牛排纹路怎么煎出来的",配张滋滋冒油的牛排图,评论区秒变大型求链接现场。
重要发现:朋友圈要留白!天天刷屏的像街边传单,隔天发精品内容的反倒让人惦记。实践中发现,带商品图的文案控制在23个字内,阅读完成率最高。
血泪教训实录
见过最尬的文案是:"本季新款女包火热促销"。改成"地铁上被问了八次的通勤包长这样",销售额翻两番。这说明啥?网民要的是谈资,不是商品说明书。
笔者帮朋友改过茶叶文案,把"明前龙井"改成"喝过这杯才算见过杭州的春天",复购率涨了40%。因此,卖商品不如卖场景,卖场景不如卖情绪。
最后说一句实在的:朋友圈是自家客厅,别整成电视购物频道。那些让人忍不住点赞的广告,都是把卖货悄悄藏进生活切片里。记住咯,真诚才算是最高级的套路,您说是不是这一个理?