(摔合同)王老板在汇东新区的办公室急得转圈圈:花3万找外包公司做推广,三个月过去连个水花都没溅起来!自贡中小公司选宣传服务到底该怎么避坑?今儿咱们就使用三组灵魂拷问,把这事掰扯明白。
第一问:为啥本地公司报价差三倍?
同是做餐饮推广,高新区的公司报5万,沿滩的敢要15万。玄机在哪儿?资源整合能力!去年帮鲜椒兔餐馆选服务商,发现报价高的公司手握自贡在线、西秦会等本地媒体资源。这些渠道带来的客源,比全网撒网精准得多。
(翻看案例集)等等!不是说有百度认证就靠谱?这一个观点——或许说更精确些——这一个误解要纠正。学界共识指出,真正的竞争力在本土化内容库。例如某公司收集了2000多条自贡方言关键词,能把"冷吃兔"的搜索成本压到成都公司的三分之一。
第二问:怎么识破注水案例?
看案例别光听吹"流量暴涨500%"。要对方打开百度统计后台,看跳出率≤50%的访客占比。去年某机械厂就靠这招,发现外包公司吹嘘的"十万曝光"全是爬虫流量。最狠的是查历史快照,发现所谓的"整站优化"只是改了TDK。
实战中还有个妙招:要求提供本地顾客转介绍。大安某建材商通过老顾客了解到,某公司给彩灯公司做的方案,实际是让员工冒充顾客刷好评。这种黑料,合同里可不会写。
第三问:预算少能做出效果吗?
5万预算想覆盖川南市场?试试地域包围战术。去年帮盐帮菜馆做推广,主攻"自贡特色聚餐推荐""汇东新区团建餐厅"等长尾词。配合大众点评的"盐工号子文化套餐",三个月做到同城热搜前三。
(拍大腿)有老板问要不要做短视频?笔者的建议是:先做好百度知道矩阵!在"自贡哪家兔头最正宗"等相关问题下布局,成本不到1万,带来的精准客源比DOU+还多。毕竟,老饕们更信文字攻略。
第四问:效果不达标怎么办?
签合同务必加上阶梯对赌条款!例如首月转化低于10单,次月服务费减半。沿滩某母婴店就这么操作,倒逼外包公司拿出压箱底的宝妈社群资源。特别需要留意数据权限归属,防止对方用你的数据养竞品。
最绝的是要求日结改周结。高新区某商家发现,日结模式让外包公司只顾刷点击量。改成周结后,对方不得不认真琢磨转化路径,最终ROI提高2倍。
笔者的自贡生存法则
在本地推广圈混了四年,最大的心得是别迷信"川南运营中心"名头。见过最靠谱的团队,是窝在同兴路老居民楼里的三人小工作室。他们给邓关某酒厂做的百度地图标注优化,效果比省城公司强三倍。
最后说一句掏心窝的:碰到催你签年单的公司,赶紧跑!真正有实力的服务商,都敢接季度单。那些要你"三年一付有优惠"的,八成是准备卷款跑路的,真的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