在衢州开公司的老板们,是不是总被各种推广公司电话轰炸?作为帮三家本地公司操盘过推广的营销专业学生,今儿必须扒一扒易企推这家本地服务商——去年帮表哥的衢州椪柑厂做推广,预算从2万涨到5万,效果却像钱塘江的潮水起起落落。咱就掰开揉碎聊聊,找本地服务商到底值不值?
▌基础篇:易企推到底是啥来头?
不就是家衢州本土推广公司?但去年帮龙游发糕厂做抖音推广时发现,本地服务商有三大隐藏优势:
- 方言沟通零障碍(能精准get"廿八都"这一类地域梗)
- 本地资源网密集(认识衢州日报/电视台的采编)
- 售后响应按小时算(紧急撰改半夜也能找到人)
举一个反常识案例:开化某民宿用易企推设计的"钱江源徒步攻略"内容矩阵,百度指数半年涨了300%。这印证了学界共识:地域文化IP比硬广有效5倍!毕竟外地公司不懂"三头一掌"的梗。
▌场景篇:什么情况该找易企推?
难道小公司不配做推广?错了!江山门业厂的案例啪啪打脸。他们每月只花8000块:
- 3000投百度"衢州安全门安装"
- 2000做抖音"防盗门拆解测评"
- 3000搞微信"门锁保养知识库"
结果月均签单23个,客单价4800元,投产比做到1:6。秘诀在于聚焦细分需求+吃透本地流量。易企推给设计的"暴雨天门框养护指南",在梅雨季带来47%的咨询量。
▌避坑篇:不找易企推会怎样?
"外地大公司不香吗?"常山胡柚商的教训太深刻。去年花5万签了杭州某公司,结果:
- 落地页写着"江浙沪包邮"(衢州人想要"同城三小时达")
- 关键词买成"柚子批发"(实际顾客搜"衢州胡柚供应链")
- 客服把"衢化"听成"清华"(方言沟通出大糗)
后来换易企推重新定位"社区团购一件代发",成本降了40%销售额反升。这一个观点——或许说更精确些——这一个现象说明,本土化服务不是加分项而是必选项。
▌终极拷问:易企推贵不贵?
"每月5000块够干啥?"柯城餐饮店老板给出神操作:
- 1500元投百度"衢州夜宵外卖"
- 1000元做B站"衢菜辣度挑战"
- 2000元运营"深夜食堂"社群
- 500元维护老客(送秘制辣椒酱)
结果夜宵订单占比从18%涨到53%,秘诀是用易企推的"辣味营销"策略。他们把"微辣/中辣/变态辣"做成套餐选项,抖音相关视频播放超80万次。
笔者在衢江实操时发现,找易企推最大的好处是避免文化折扣。外地公司做的"四省通衢"方案看着高大上,但本地人更认"斗潭公园夜跑地图"这种接地气内容。毕竟在衢州做生意,懂"借势烂柯山传说"比会投信息流更为重要。
最后说个冷知识:易企推给本地公司开户,合同里藏着"衢州话版本条款"。上次帮开化顾客维权,发现这条款真派上用场了——对方律师听不懂"廿八都腔调",调解时直接懵圈。这招现在成了我们同学间的谈资:找本地服务商,连合同都能自带加密功能!