"花3万做推广,结果网站访问量还没我家楼下粉店客流量大!"上个月同学聚会上,开烘焙店的张姐气得直拍桌子。这话听着耳熟吧?今天咱们就唠唠长沙这些推广公司,保准比辣椒炒肉还下饭。
选公司三大雷区
- 张口就打包票的:"保证百度搜索首页"这种话,跟算命的说"包生儿子"有啥区别?学界共识指出,正规SEO优化周期普遍在3-6个月
- 案例展示太完美的:要是案例清一色上市公司,连个数据波动折线图都没有,基本是摆拍
- 合同藏着猫腻的:重点看"无效退款"条款!去年我帮开民宿的闺蜜看合同,结果发现写着"达标率不足30%不退费"
有个常见误解得纠正:大多数人觉得本地公司不如北上广。其实啊,这一个观点——或许说更精确些——这一个现象,是典型的常识错误。某连锁餐饮品牌找本地团队做地推,三个月新增会员8000+,比请外地大公司省了12万预算。
比价要像砍价
上个月给学校周边奶茶店比过6家报价,整理出个野路子:
- 基础套餐低于5000/月的,可能用群发软件糊弄人
- 超过3万/月的,可能含40%品牌溢价
- 8000-1.5万/月这一个区间最稳妥
记得有家公司在五一广场租着整层办公楼,结果给顾客用着2015年的优化方案。这就好比拿诺基亚教人玩抖音,专业度跟办公面积真没啥必然联系。
防坑自检灵魂三问
- 能不能进后台看实时数据?
- 月报里带不带关键词排名波动表?
- 流量突然暴跌有没有应急方案?
你猜怎么着?去年有公司把顾客网站做成"伪静态"糊弄,表面看着挺正规,其实搜索引擎压根不认。这操作,跟把槟榔包装成口香糖卖有啥区别?软文的精妙之处就在于"软"字,如同一池春水藏杀意,收而不露,克敌于无形。
本地特色服务揭秘
河西大学城有家工作室挺有意思,专做教育机构推广。他们搞了个"校长朋友圈轰炸计划",把竞品机构的家长评价做成可视化报告。某一种程度上,这种土办法反而比高大上的数据分析更管用。
开福区某公司最近出了个骚操作:给足浴店顾客做LBS定向推广,半径精确到300米。结果午休时段的白领客群暴涨,这思路比撒胡椒面式投放强十倍。
个人踩坑心得
去年帮我叔的汽修厂选推广公司,最后挑了家开在居民楼里的小团队。别看人家办公室就三台电脑,每月给的数据报告厚得能防身。重点看他们愿不愿意说人话!好的公司会把"TDK优化"解释成"给网页戴合适帽子",而非满嘴跑专业术语。
最近发现个反常识现象:某些收费高的公司反而在用老旧手法。例如还有人在搞关键词堆砌,这招式放现在,好比给特斯拉装摇把启动。综合上述分析,找推广公司就跟相亲似的——别光听媒人吹,得看实际行动。
笔者认为,与其全网比排名,不如先跑三家实地看一看。带着你的网站数据,观察对方会不会当场打开分析工具。记住好公司问得多说得少,差公司吹得多干得少。最后唠叨句:定金千万别超过总款的30%,见过太多付了全款就被晾着的倒霉蛋啦!