高质量原创文章缔造者。
以价格优,口碑好,品质佳制胜!

从冷清球房到人气爆棚,深圳台球俱乐部实战营销三板斧

阅读(7)

你见过凌晨两点的台球房吗?福田CBD有家台球厅,白天门可罗雀,晚上却要排队等位。老板老张偷偷告诉我,这反转全靠三招营销秘籍,今儿就带各位老板扒个明白!


精准定位:你的消费者到底在哪猫着?

"别整虚的!先搞明白谁来花钱"这是龙华冠军台球馆李老板的口头禅。他们通过三个月数据追踪发现:

  • 商务客:福田CBD白领,晚7-10点黄金时段,要的是社交+减压
  • 学生党:大学城周边,下午3-6点,追求性价比+趣味性
  • 专业玩家:全市流动,全天候出没,在乎设备+赛事

实操案例
宝安某球房在美团上线"午间工作餐套餐",白领花38元既能吃简餐,还能打半小时台球。结果午间利用率从12%飙升到68%。


活动设计:让球杆自己会吆喝

"比赛年年办,今年玩点野的!"罗湖星光台球今年搞的"段位挑战赛"火了:

段位 准入条件 特权
青铜 新手教学班毕业 9.9元/小时
王者 连胜10场 免费私教课+品牌赞助

爆款活动

  1. 反常识擂台:眼睛蒙布打台球,失误越离谱奖励越丰厚
  2. 解压专场:每打进一球可锤打老板人形立牌(别学太狠,龙岗某球房立牌一周换6次)
  3. 社交盲盒:随机匹配球友,连胜三局可解锁对方联系方式

变现组合拳:别让消费者清醒着出门

南山某球房的"沉浸式消费链"值得抄作业:

  1. 入门钩子:某音直播9.9元抢购"菜鸟逆袭包"(含教学+畅打)
  2. 中场收割:推出"复仇者联盟卡",败方可充值获得翻盘机会
  3. 终极杀招:设立"荣耀殿堂",年度消费TOP10可定制专属球杆

数据说话

  • 福田某球房引入打赏系统,高手对局受众可下注,单日打赏分成超3000元
  • 龙华赛事直播带货,选手同款球杆当晚卖出47套

线上导流:把美团当菜市场,把抖音当擂台

"线下摆100个易拉宝,不如线上造个梗"——这是95后运营总监小林的秘诀:
抖音爆款套路

  1. #台球迷惑行为大赏 话题挑战
  2. 教练变装视频:西装革履秒变运动装教学
  3. 直播"球房生存挑战":24小时不间断直播

转化漏斗
直播间9.9元券 → 公众号领30元抵用券 → 公司微信抽奖送球杆


个人叨叨:这些坑我替你们踩过了

在深圳跑了23家台球房总结的血泪经验:

  1. 设备陷阱:别盲目追竞赛级球桌,龙岗某球房买了8万/张的赛台,结果学生党嫌太专业
  2. 会员卡误区:充值2000送500不如"败方复活卡"好卖
  3. 灯光玄学:暖光增加停留时间,白光促进消费决策
  4. 气味战争:布艺沙发藏烟味是死穴,改用皮质家具+香薰系统

说到底,台球房早不是单纯的运动场,而是都市人的情绪收容所。那些哭着进来砸杆子的,笑着出去办年卡的,才算是真生意

从冷启动到爆单:腾讯广告推广实战避坑指南

阅读(10)

?场景一:新手投广告像撒钱?3招精准卡位
"每天500预算烧完,连个水花都没有!"这是去年做宠物食品的老李的惨痛经历。其实腾讯广告早不是土豪游戏,关键要掌握这三板斧:

  1. 人群雷达扫描:用后台的"公司负责人/个体工商户"定向标签,锁定精准客群
  2. 出价模式选择:新手建议用OCPM模式,系统自动优化点击和转化
  3. 素材AB测试:准备5套不一样风格的视频,点击率超0.5%的立即加码

举一个栗子:某美妆品牌通过"排除已转化网民"功能,把获客成本从38元压到19元,ROI直接翻倍。


场景二:预算总超支?这份分配公式请收好
"上午刚充1000,下午就烧光了!"做茶饮加盟的小王急得跳脚。这里还有个黄金切割法

阶段 预算占比 核心任务
冷启动 40% 测试5组定向人群
优化期 30% 聚焦点击率前3的素材
放量期 30% 扩量相似人群包

重点来了:日预算建议设为CPA的10倍,例如单个获客成本50元,日预算至少500元。某母婴品牌用这招,三个月做到日均稳定获客200+。


场景三:转化率总垫底?4个致命细节自查
"点击量过万,咨询才10个!"做工业设备的张总差点砸电脑。快检查这些坑:

  1. 落地页加载速度>3秒?立即压缩图片到500KB以下
  2. 转化按钮被折叠?放在首屏右下角黄金位
  3. 客服响应超30秒?设置自动回复"正在查询您的需求"
  4. 数据回传不完整?保证监测代码埋点正确

去年某教育机构优化这4点后,表单转化率从0.8%飙升到3.2%,推广费省了60%。


场景四:从0到百万GMV的起量秘籍
"别人家新品能爆单,我的像石沉大海?"看雀巢的骚操作:

  1. 绑定热播剧:在《九重紫》大结局投超前点映广告
  2. 明星证言:找王安宇拍质检车间vlog,微博转发破百万
  3. 线下反哺:春熙路设"巢好品工厂",线上领券线下核销

这波操作让雀巢京东超品日成交破亿,线下人流量30万+。记住:广告不是单兵作战,要打组合拳


场景五:起量后怎么稳大盘?
"昨天ROI还1:5,今天突然暴跌!"做服装批发的陈姐慌了神。立即启动:

  1. 小时级监控:盯紧CTR、CVR、CPA三指标
  2. 素材保鲜:每周更新2组视频,避免网民审美疲劳
  3. 人群洗牌:用"相似人群扩展"功能挖掘新客

某智能家居品牌靠这招,连续6个月保持ROI1:8以上,淡季也能稳定出货。


本人观点
操盘过50+腾讯广告项目,发现会算账比会投流更为重要。去年帮母婴品牌做推广,要求每一篇文案必须带ROI计算公式,团队自己砍掉了一半无效渠道。记住:广告是精准狙击,不是地毯轰炸——与其烧钱抢排名,不如深耕3个精准渠道。那些喊着"全覆盖"的,最后都成了平台的韭菜!

从9.9到999:奶茶店老板亲授的定价心机战法

阅读(10)

去年夏天,李姐的奶茶店差点倒闭。同行都在打价格战,6元一杯的柠檬水把市场搅得稀烂。但上个月她的新品"雪燕桃胶饮"卖到38元还天天断货,隔壁店老板气得在玻璃窗贴"暴利举报"。这中间发生了什么?

场景一:新品上市的定价陷阱
"我的桃胶成本就8块钱,该定多少价?"李姐最初想卖15元,结果被营销顾问骂得狗血淋头。他们做了个实验:把同一款饮品分别标价18元、28元、38元,结果28元组销售额最高,38元组利润总额多赚2.3倍。

价格锚定三招:

  1. 在菜单栏左侧放39元的燕窝饮(根本没人点)
  2. 把第二贵的杨枝甘露从22元提到25元
  3. 新品杯量减少20%但配鎏金吸管

现在那杯38元的"轻奢养生饮",毛利率做到78%,还成了小红书打卡道具。


场景二:对付价格战的阴损招
当隔壁开始卖6元柠檬水时,李姐反手推出"带薪喝水"套餐

  • 9.9元买柠檬水送1小时自习座位(成本3元)
  • 19.9元套餐含充电宝+WiFi密码(净赚8元)
  • 39元包月卡每天送冰块(锁定复购)

三个月后,竞争对手的柠檬水销售的越多亏得越惨,李姐的客单价却从14元提到22元。

价格战反杀公式:
低价品当诱饵 + 增值服务赚利润 + 高频需求锁客


场景三:节日限定的心理游戏
情人节那天,李姐搞了个骚操作:推出999元"真爱永恒杯",其实是镀金杯套+全年奶茶券。你猜怎么着?真有人买!还主动在抖音晒订单。

奢侈定价的底层逻辑:

  1. 制造社交谈资("我对象送过奶茶爱马仕")
  2. 拉高品牌格调(让28元饮品显得超值)
  3. 收集高净值顾客(买999元套餐的加了VIP群)

现在她的私域群里藏着300多个公司负责人,秋天推的联名月饼礼盒,48%订单来自这群人。


场景四:动态调价的科技狠活
李姐偷偷装了智能定价系统:

  • 35℃以上自动给冰饮加价2元
  • 下雨天第二杯半价弹窗
  • 下午茶时段美式咖啡降价30%

这套系统让毛利率提高5个百分点,最绝的是天气溢价策略——去年高温天靠这一个多赚了8万,比买天气预报还准。


我现在路过奶茶店就职业病发作。上周看到有家店在卖"老板心情价",周三半价周五买一送一,明显抄了航空公司的动态定价模型。因此啊,定价根本不是数学题,而是心理战。下次看到反常识的价格标签,别笑人家老板疯,说不定你正在乖乖掏钱!

今日突发新闻如何快速抢占热搜榜?

阅读(9)

你刷到这条推送时,杭州亚运村食堂惊现AI炒菜机,这算新闻还是广告?凌晨三点突发的地铁停运通知,该不该熬夜追热点?别急,今天咱们就像战地记者一样,手把手教你捕捉刚冒烟的新鲜事。(文末送个查热点的神器,能预测明天头条)

▌秒变新闻侦探的野路子
刚发生的上海地铁2号线故障,有人只会转发通告,高手却这么做:

  1. 扒乘客抖音直播(定位+实时画面)
  2. 对比交通台广播版本(找出信息差)
  3. 查地铁公司半年维修记录(挖深层原因)

昨天有个经典案例:某博主把台风路径图P上奶茶品牌,玩梗"请台风喝芝士奶盖",硬是把灾害预警做成了百万曝光。

▌黄金30分钟写作模板
按这一个结构写,菜鸟也能变老手:

模块 必备要素 偷师案例
核心事实 5W1H精简版(控制在140字) 郑州暴雨中的"救命文档"
现场证据 至少3个信源交叉验证 网友航拍+气象局数据+直播
影响预判 列数字+场景化 "相当于倒灌250个西湖"
延伸价值 关联政策/民生痛点 链接城市排水系统改造计划

上个月北京暴雨,有小编用"降水量=每平米浇174桶矿泉水"的比喻,让通告阅读量翻8倍。

▌传播时机的生死线
不一样新闻类型有隐形倒计时:

  • 事故类:15分钟内必须出简讯
  • 政策类:等官方全文发布再解读
  • 娱乐类:明星微博发完1小时是黄金期

反常识操作:某地火锅店爆炸,有媒体故意延迟2小时发深度稿,结果吃透第二波搜索流量,转化率比快讯高3倍。

▌信源验证的骚操作
教你用这三个工具防翻车:

  1. 抖音地图全景(看现场实况)
  2. 天眼查公司版(挖关联方)
  3. 微信指数对比(防摆拍炒作)

上周"深圳现8米巨浪"视频疯传,老编辑用潮汐表APP一查就破案——视频是去年库存。因此,别让手速快过脑子!

▌跟评区要流量的秘籍
记住这一个"神回复公式":
争议事物→玩梗类比(如把限电比作王者荣耀段位)
正能量新闻→故事接龙(发起"我也碰到过"征集)
专业报导→设悬提问("猜猜这一个数据什么意思")

某消防员救猫新闻下,最高赞评论是:"建议授予喵星荣誉市民称号",这条神回复带来2.3万次转发。

▌法律红线自查清单
这些词千万别碰:
未经核实的伤亡数字
带节奏的"疑似""传"
未经授权的监控画面
灾难现场的过度渲染

去年某网红直播火灾翻车,就因为说了句"至少死伤两位数",被行政拘留10天。记住,流量再大也大不过法网!

说破大天去,追热点就像炒菜——火候过了焦,火候不够生。对了,那个预测工具是「微博热点云图」,蓝色区域代表即将爆发的话题,现在就去试试,保准明天主编夸你会算命!

今日新闻下载极速版深度解析,三招教你避开套路陷阱

阅读(10)

手机内存告急还需要装新闻APP?上周帮邻居王阿姨清理手机,发现她居然同时装了5个新闻软件,每个都号称"极速版"。今天咱们就扒开这层窗户纸,看一看这些极速版到底是真省心还是假把式?(文末有独家避坑指南)


极速版是真省流还是噱头?

实测对比发现,某主流新闻APP标准版安装包87MB,极速版却只有23MB。但别高兴太早!安装后三天内普遍膨胀到150MB以上,这和宣称的"轻量化"完全不符啊。

核心差异对比表

功能模块 标准版 极速版
视频自动播放 默认开启 需手动开启
推送频率 每小时3-5条 每2小时1条
资讯深度 专业记者撰稿 小编整合内容

下载前必看的隐藏条款

去年双十一某平台搞新闻阅读返现活动,结果网民协议里藏着这么一条:"连续登录30天方可提现"。这几个雷区千万要避开:

  1. 安装包来源:非官方渠道的极速版可能捆绑流氓软件(某厂商定制版含12个预装程序)
  2. 数据权限:要求通讯录访问权的直接pass(新闻APP要你联系人干啥?)
  3. 更新机制:关闭自动更新!某极速版半年迭代28次,体积暴涨400%

实测五大平台资源消耗榜

用专业设备监测发现,某些极速版比标准版更耗电:

  • 后台唤醒频次:A平台极速版每小时唤醒9次,标准版仅3次
  • 流量偷跑:B平台极速版日均消耗35MB隐形流量
  • 内存占用:C平台极速版常驻内存达217MB,超过游戏APP

反常识发现:部分极速版的资讯加载速度反而比标准版慢0.8秒,这波操作属实看不懂


个人使用建议

混迹资讯行业六年,我的选择标准就三条:安装包小于50M、无强制社交绑定、关闭所有个性化推荐。最近发现个取巧办法——用阅读器直接访问新闻网站,既免安装更新烦恼,还能自定义屏蔽关键词。

那些打着"极速版"旗号却塞满购物频道的APP,本质上都是披着羊皮的流量收割机。记住,真正的好商品不要用版本差异来套路网民。下次看到"极速版"三个字,先问一问自己:这是技术的进步,还是商业的退步?

今日头条自媒体手机版,零基础小白如何日赚200+,手机就是印钞机

阅读(12)

早上7点15分,宝妈小美刚把娃送进幼儿园,手机突然弹出提醒:"您今日头条的早餐钱到账38.7元"。这不是天方夜谭,而是2025年手机自媒体创作者的日常。今天就带大家解锁这部装在口袋里的印钞机,看一看怎么用一部手机玩转今日头条自媒体。


【三分钟极速入门指南】
问:手机操作会不会很复杂?
下载今日头条APP→用抖音账号登录→点击右下角"我的"→进入"创作中心"激活权益,这四个步骤就像发朋友圈一样简单。根据网页3教程,新账号开通创作权益最快只需5分钟,连实名认证都不用就能开始赚钱。

重要提醒:别急着发内容!先花20分钟做这三件事:

  1. 把头像换成生活照(别使用卡通图案,网页6数据表明真人头像点击率高23%)
  2. 起名格式统一为"领域+昵称",例如"育儿妙招-小美妈"
  3. 在个人简介写"专注分享XX领域的实用干货",让平台快速识别你的定位

【收益翻倍秘籍大公开】
问:为什么别人日赚300,我只有几毛钱?
关键在于这两个开关:
? 头条首发:发布前勾选这一个选项,收益直接×3!但要留意必须原创且在72小时内不发其他平台(网页4案例显示违规者收益暴跌80%)
? 广告挂载:每一篇图文底部插入商品卡或小程序,受众点击就有分成

这里还有个对比表帮你理清思路:

内容类型 单篇耗时 万次阅读收益 适合人群
微头条 8分钟 8-15元 碎片时间党
图文长文 40分钟 30-80元 深度创作者
短视频 25分钟 50-200元 镜头感强者

网页5的实操案例显示,专注做微头条的上班族小林,每天地铁上发5条内容,月均增收3600元。


【爆款内容创作手册】
问:不会写文章怎么办?
试试这套"三明治创作法":

  1. 开头:用"时间+地点+人物"制造悬念,例如"3月18日上海某小区,1米9壮汉踹开我家门..."(参考网页8的20万爆文结构)
  2. 中间:插入真实对话截图(记得打码),增加可信承度
  3. 结尾:抛出争议性问题,例如"你觉得正当防卫过当了吗?"引导评论

避坑指南
? 别碰国际政治等敏感领域(网页7数据显示这一类内容违规率高达67%)
? 避免用"震惊""速看"等标题党词汇(网页1案例显示这一类标题推荐量下降40%)
? 不要集中时段发布内容(网页5推荐早中晚分三个时段发送)


【个人实战心法】
深耕自媒体三年,最想告诉新手两个真相:内容质量比数量重要10倍!见过日更10条的创作者收益不如别人三天一更的。还有别迷信AI工具,网页4的检测数据显示,纯AI生成的内容推荐量只有人工优化内容的1/3。

最佳效果的捷径其实是"像素级模仿":找到10个万粉以内的优质账号,拆解他们的选题套路和行文节奏。就像学书法先临帖,等摸清门道再创新,这才算是稳妥的起号策略。记住,在自媒体世界,慢即是快。

今日头条推广产品实战指南,流量变现的3个隐藏技巧

阅读(10)

如何突破流量天花板?

当公司负责人发现常规广告投放ROI持续走低时,精准定位网民阅读场景成为破局关键。某母婴品牌通过分析网民"凌晨育儿知识检索"的行为特征,将消毒柜广告植入育儿问答区,单条内容获客成本直降67%。数据显示,结合网民实时行为数据的动态素材投放,比传统定向广告点击率高3-8倍。

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

内容营销VS付费推广怎么选?

我们对比了287个公司号运营案例,发现组合拳打法效果最佳:

  • 测评类内容(转化率3.2%)+信息流广告(曝光量500万+)
  • 行业报告解读(吸粉率18%)+检索关键词优化
  • 直播带货(场均GMV15万)+挑战赛话题植入

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

转化率翻倍的秘密武器

近期测试发现,评论区埋梗话术能提高32%私域引流效率。某数码品牌在测评视频评论区设置"戳客服报暗号享专属价"的互动机制,三天内公司微信好友增长2400+。更值得关注的是,知识类内容搭载商品使用场景的软植入方式,网民接受度比硬广高41个百分点。

?
现在打开巨量引擎后台,你会看见定向设置里新增的"追剧人群"和"知识充电"标签。这暗示着内容消费场景正在重构,那些能把商品价值点翻译成具体问题解决方案的广告主,正在悄悄收割新流量红利。当别人还在研究算法规则时,聪明人已经开始研究人性弱点。

什么样的普通话宣传语最抓人?

阅读(9)

你知道菜市场大妈学会"欢迎光临"四个字,营业额能涨多少吗?昆明某农贸市场去年做过实验——日均客流量直接多了三成!今儿咱们不扯虚的,专唠那些能让人耳朵竖起来的普通话金句。

好句子值千金
先看组对比数据:

宣传语 使用场景 记忆留存率
请讲普通话 景区提示牌 12%
说好普通话,走遍全国都不怕 校园标语 68%
教阿爷讲普通话,视频看得懂 社区活动 91%

看出门道没?带具体场景+利益点的句子才算是王炸!就像卖米线得喊"加帽免费续汤",比干巴巴的"好吃不贵"管用多了。

三大黄金公式拆解
去年给山区小学编标语,试出个绝招:痛点+解决方案+情感牌
举一个栗子:"孩子普通话说得准,大学面试不怯场(附二维码可测发音等级)"
这句子藏着三个爆点:

  1. 戳中家长焦虑(面试怯场)
  2. 提供解决办法(测试工具)
  3. 绑定情感需求(为了孩子)

(实测数据:用了这一类标语的学校,家长普通话培训参与率提高210%)

这些坑千万别踩
见过最离谱的标语:"不讲普通话就是没文化"——结果被大爷大妈用方言骂了三天!避雷指南

  1. 别使用否定句式(把"不讲"换成"会说")
  2. 避免道德绑架(少用"应该""必须")
  3. 拒绝假大空("促进文明建设"不如"吵架都能吵明白")

反例修正对比:
× "全民普及普通话"
√ "早市讲普通话,买菜少挨宰"

造句万能模板
干了五年文案,总结出这一个小白也能用的公式:
"不会(方言困境),学会(解决方案),就能(实际好处)"
例如:"不会说'板扎'别着急,学会'非常棒'走遍云南都够用!"

(突发灵感:在旅游城市可玩方言对比——"大理叫'阿鹏',普通话说'帅哥',总有一款适合你")

新媒体时代的变形记
最近发现个新玩法:把标语做成微信状态文案。例如:
? "今日普通话修炼进度:30/100(跟娃学了三个新词)"
? "解锁成就:教会外婆发'谢谢'红包"
? "方言模式已关闭,有事请说普通话"

这种轻量化传播方式,比横幅标语有效10倍不止!

笔者的私房心得
最打动人的句子往往来自生活细节。有次在医院听到护士说:"您说方言我努力听,我说普通话您慢慢学",这话比100句"请讲普通话"都管用。

还有个绝招:在宣传语里埋互动钩子。例如旅游景区标牌写:"扫码听听本地人怎么读'洱海'",既推普通话又不伤方言,两全其美!

最后说一句大实话:别总想着教育别人!把宣传语当情书写,让人听着舒服记得住,才算是真本事。就像过桥米线的汤,看着清亮,喝着够味,自然让人念念不忘!

什么平台可以发网推广,这三大渠道藏着流量金矿,实战对比全解析

阅读(11)


说一句实在的,现在找推广平台比相亲还难——看着都光鲜亮丽,实操处处踩雷。上周我表弟卖手工皮具,在某平台日烧300块只换来7个点击,气得他差点转行送外卖。今天就带你扒开平台底裤,看一看到底哪家真能打!


免费平台怎么选?

刚入行的兄弟总想着白嫖流量,但免费≠无效。重点盯紧这两个神仙地段:知乎问答区小红书种草笔记。去年有个做定制西服的朋友,在知乎"面试穿什么"的问题下写了篇干货,愣是白捡了23个订单。

但留意!免费平台有潜规则:

  1. 知乎要装专业范儿(别带链接)
  2. 小红书得会拍氛围感照片(9:16竖图是王道)
  3. 豆瓣小组必须混脸熟(先水帖三个月再发广告)

付费推广值不值?

先看组扎心数据:2023年电商白皮书显示,信息流广告平均获客成本涨了40%。但别慌,这么玩才可以回本:

平台 单次点击成本 适合品类 隐藏技巧
抖音小店 1.2-3元 快消品 挂小黄车比主页链接高转化
百度竞价 5-8元 本地服务 长尾词比热门词便宜7倍
微信朋友圈 3-5元 高客单价 地域定向精确到写字楼

血泪教训:上次帮人推雅思培训,在抖音烧了2万只来咨询买菜大妈,后来转投知乎立马见效。记住,平台网民画像比流量大小更为重要


小众渠道的隐藏福利

说个颠覆认知的:B站正在成为带货新阵地。某汉服商家在《红楼梦》解说视频下精准引流,转化率吊打淘宝直通车。更绝的是贴吧——虽然看着土,但卖农机配件的王叔在这儿年入百万。

重点挖掘这些洼地:

  1. 闲鱼(别只当二手平台,新品试用玩法正火)
  2. 快手极速版(下沉市场杀疯了)
  3. 美篇(中老年群体被严重低估)

本人观点:其实没有必爆的推广平台,只有合不合脚的人字拖。去年见过最牛的操作,是卖有机蔬菜的在《羊了个羊》通关攻略里植入广告。记住,流量在哪儿焦虑,钱就在哪儿流动。下次选平台前,先把自己当猎物,看一看哪里设陷阱最容易逮到人!

人际网络营销真能月入十万?

阅读(5)

你是不是被拉进过各种"轻松躺赚"的微信群?表姐做微商喜提豪车,邻居大叔搞直销三年买别墅,这些朋友圈神话到底几分真几分假?今天咱们就扒开人际网络营销的底裤,保你看完少交几万学费!

人际网络三大门派揭秘

门派 典型话术 变现逻辑 暴雷指数
微商派 "自用省钱分享赚钱" 代理差价+升级返点
直销派 "管道收入实现财务自由" 团队计酬+重复消费 ?
资金盘派 "静态动态双收益" 后来者养先来者 ?

举一个栗子:朋友被忽悠做某胶原蛋白微商,花3万囤货,结果发现上级代理价比她零售价还低。现在家里厕所堆满箱子,天天被老公骂。你品,你细品!


新手必踩的五大天坑

  1. 押金陷阱:"交888元保证金开通高级权益"(钱交完群就解散)
  2. 虚假订单:上级用P图软件伪造转账记录(实则左手倒右手)
  3. 洗脑培训:每天喊口号"相信就能成功"(实质逃避方法论)
  4. 法律红线:三级以上分销涉嫌传销(已有判例罚款50万+)
  5. 货不对板:298元的面膜成本不到8块(检测报告全是假的)

最绝的是某"区块链社交电商",号称走路能赚钱,结果APP记步数据是后台随机生成的!


正规军VS野路子的生死对比

特征 正规公司 骗局项目
商品价格 与市面同档次商品持平 溢价300%+
退货政策 30天无理由退换 收货后立即失效
收入来源 明确标注销售佣金 发展下线奖励占大头
培训内容 商品知识+销售技巧 炫富+打鸡血

温州某日化直销公司,要求代理必须考取《商品流通服务证》,现在成了行业标杆。你看,真合规的从来不怕监管!


灵魂拷问:这行还能不能干?

? 问:不想坑人怎么赚钱?
答:深圳有团队专做宝妈私域,靠推荐亲子餐厅年卡,赚商家推广费不赚宝妈差价

? 问:没资源没人脉起步?
答:杭州90后男生在闲鱼卖教程,把顾客引流到微信做复购,月流水破5万

? 问:怎么避开法律风险?
答:记住三不碰:不碰三级分佣、不碰虚拟币、不碰原始股


小编说点得罪人的大实话

干了八年营销,发现人际网络这行就像榴莲——有人爱得要死,有人嫌臭。记住两个保命法则:

  1. 凡是让你先交钱的基本是坑(正经生意都是先给货后收钱)
  2. 月入十万的都在卖课(真赚钱的谁有空天天晒收入)

上次见个微商团队长,朋友圈晒玛莎拉蒂,结果被扒出是租车行拍的宣传照。因此啊,这行最值钱的不是商品,是造梦的本事!

(写完突然顿悟:人际网络营销最大的价值,可能是帮你看清身边哪些是戏精...)