你肯定刷到过这样的场景:奶茶店让消费者掰手腕赢半价,结果大爷大妈挤破柜台;美妆品牌搞AR试妆,最后变成00后的表情包素材库。互动式营销这把火,到底该不该跟风烧?
先说让人上头的优势
去年长沙有家小龙虾店玩了个狠的——消费者扫码参与"辣度挑战",超过90%辣度终身免单。结果当月营业额翻三倍,抖音相关视频播放破2亿。这种玩法为啥能成?
- 参与感吊打广告语
比起"百年老字号"的标语,让消费者亲手调杯奶茶更具有记忆点 - 数据收集悄无声息
某运动品牌通过体感游戏,摸清了18-25岁群体的运动高峰时段 - 裂变传播自带Buff
南京某商场寻宝活动,1人参与平均带来3.7个新消费者
传统营销 | 互动式营销 | 转化率差 |
---|---|---|
发5000张传单 | 扫码抽奖送代金券 | 3倍差距 |
电梯广告 | AR扫码看商品故事 | 7倍留存 |
明星代言 | 网民生成内容比赛 | 9倍互动 |
藏在糖衣里的毒药
见过最惨的案例是某母婴品牌搞"晒娃赢大奖",结果被职业羊毛党用网图刷屏,真网民反而投诉不公平。这一类翻车事故,十有八九踩了这些雷:
三大致命伤:
- 技术BUG毁所有(某车企VR试驾黑屏上热搜)
- 参与门槛反人性(要填8页问卷才给抽奖)
- 后续运营跟不上(活动结束网民群变死群)
上周跟个做快消的朋友喝酒,他吐槽:"花20万做的H5小游戏,热度还没公司前台小姐姐的猫高!"
自问自答时间
Q:中小商家玩得起互动营销吗?
A:义乌小商品城有个绝活——让买家投票选新品。上次雨伞图案投票,3天收到2万条建议,成本就花了200块奖品钱。
Q:怎么避免网民薅羊毛?
A:上海某火锅店的妙招:转发活动到朋友圈保留24小时才可以核销,结果70%参与者变成自来水宣传员。
Q:技术小白怎么搞互动?
A:试试这些傻瓜工具:
- 创客贴(做投票海报)
- 兔展(H5互动游戏模板)
- 小鹅通(直播抽奖系统)
本人观点哔哔机:
在广告圈混了八年,见过太多为互动而互动的冤种案例。上个月某手机品牌搞"解锁新姿势"摄影大赛,结果评论区全是恶搞摔机视频。要我说啊,互动式营销就像重庆火锅——能吃辣的上天堂,肠胃弱的准拉稀。别听那些大师吹牛逼,先拿试吃碟试试水再说!